有關資料顯示,2009年中國的能源消耗量已經超過美國,世界排名。當年中國GDP占世界生產總量的7,卻消耗了當年世界能源消耗總量的17,可見我國能源消費效率之低。浙江經濟以傳統產業為主,是我國能源消費大省,節能減排大有空間,鼓勵低碳技術的研究、開發和應用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。
就當前國內外低碳技術現狀來看,短期內,應該把重點放在節能與能效提高技術的研究、開發和應用上,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氣的清潔、高效開發和利用技術,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。
建議政府加大對低碳技術研究、開發的投入,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循環經濟、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;組織實施低碳技術專項科研,推動以企業為主體、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建設;制定政策,鼓勵支持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,采用節能環保新設備、新工藝、新技術,加快淘汰落后產產能。
三是要加快轉型發展,大力構建低碳產業。發展是硬道理,不能為了實現低碳,停止發展與低速發展,但以高能耗、高污染為代價的發展教訓是慘痛的,必須加快轉型發展。一方面要嚴格控制高耗能、高污染項目建設,落實限制高耗能、高污染生產及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,要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; 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。
低碳經濟不僅僅是需要承擔一份鄭重的責任,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發展機遇,必須在轉型、轉變中培育出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據估算,未來5年,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可達4萬億元。要想得到這塊大蛋糕的多份額,必須搶先動手,浙江應盡快著手規劃構建低碳發展產業,具有帶動性、發展潛力大的產業給予重點培育扶持。
要積發展核能發電、水力發電,加快風能、太陽能開發利用。建議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給予更多關注。